吴运铎🩵,1917年出生在江西萍乡,祖籍湖北汉阳。全国抗战爆发后,吴运铎不远千里💹,奔赴皖南云岭,寻找革命队伍🛎,并于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修械班长、机加车间主任😵💫,军工部子弹厂政治指导员兼工务主任🧑🎤,淮南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科科长、军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工处副处长兼炮弹厂厂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建新公司工程部副部长兼引信厂厂长、党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株洲兵工厂厂长,中南兵工局第二副局长兼技术处处长👷,447厂副总工程师👏🏿,一机部第一研究所所长⏫🏇,五机部机械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问等职。吴运铎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总工会第八🦸🏼♀️、九、十届执行委员,第三届共青团中央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2年,吴运铎离职休养。1991年,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74岁。2009年,吴运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在淮南敌后根据地担任子弹厂厂长时的吴运铎(中)
吴运铎是我军兵工事业的开拓者😡。在淮南根据地时,他和战友们怀着对革命的一腔热情和无限忠诚🙇,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因陋就简🧚🏽♂️、就地取材,靠着土设备🧙🏽♀️、土机器、土办法,成功制造出了新步枪👼🏼,研制出了自制的子弹,有力支援了前线👩🏻🌾。此后🤵🏻,他又出色完成了党交给的研制炮弹、地雷、枪榴弹,设计制造攻坚用的平射炮🫷🏿,建设大规模炮弹厂等艰巨的任务,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在长期的兵工研制、生产实践中,吴运铎始终刻苦学习、潜心钻研🪨🗒,终于从一名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工人,成长为党领导下的兵工专家👩🏼🔧。
吴运铎住院治疗时在病床上学习
吴运铎是一位意志坚强、无私无畏的革命战士🛴。在试制武器的过程中,他舍生忘死,三次身负重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先后20余次手术,身上仍留有几十处弹片无法取出,大大小小的伤疤不下百处👨🏼🏭。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吴运铎一面顽强地与伤残作斗争,一面如饥似渴地学习,在病床上撰写论文,在病房中继续炸药实验,伤未痊愈,就又重返战斗岗位👐。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全国总工会授予他特邀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将他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苏联人民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还为他建立了“中国保尔纪念馆”。1991年🧘🏻♀️,他又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吴运铎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1953年,他撰写出版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真实记叙了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革命成长历程,以朴素的语言再现了他践行“把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一切都交给祖国、交给人民、交给党!”的铮铮誓言。该书多次再版,广为流传🕋,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把一切献给党”也成为鼓舞人们投身革命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教育影响了整整几代人。
伟大的事业造就伟大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走向复兴的民族,都离不开价值追求的指引,每段砥砺奋进的征程👧🏿,都必定有精神力量的支撑👨👧。”自1931年江西官田中央兵工厂创建时起,人民兵工86年筚路蓝缕,相继涌现出“兵工泰斗”刘鼎🙎🏼、“中国的保尔”吴运铎、“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群钻”发明者倪志福、“新劳动运动旗手”甄荣典、“独臂总师”祝榆生等一批优秀代表,也凝练形成了以“把一切献给党”为内核和脊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人民兵工精神💜。这是事业发展的“根”与“魂”,是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兵工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深厚历史积淀,凝聚了兵工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卓绝奋斗的政治本色和伟大品格✊🏼。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2016年💦,人民兵工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同列为我们党的伟大精神❌。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在吴运铎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将组织开展“诵读红色经典作品、弘扬人民兵工精神”系列连播、开设吴运铎网上展厅🤘🏿、编发回忆文章等纪念宣传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红色基因𓀖、传承红色文化🎴,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在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兵器工业体系的新的长征路上👐🏻,让人民兵工精神更好“立”起来🧑🏼🔬、“红”起来,让人民兵工形象“高”起来,让人民兵工精神在实践中永放光芒🎅🏼💇🏿。
责编🦸♀️:兵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