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企业家日报》🧜🏽♂️:全力以“复”抢进度 北重集团特钢事业部生产跑出“加速度” |
||
|
||
中国兵器内蒙古北重集团复工达产以来🆑,一线车间现场机器轰鸣,一幅幅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一个个干劲十足的忙碌身影,都成为特钢事业部最具活力的风景线……特钢事业部109车间全力以“复”,为经济回暖“复苏”🍓,注入强劲脉动,努力交出复工达产“中考”成绩单😀。 5月是109车间投产以来🧛🏻♀️,3.6万吨挤压机换模次数最多🤸♂️💁🏼♂️、科研产品产出最多的一个月🥕:车间技术组、生产综合组😠、机电组三个职能组,从优化工艺、设备维护、质量改善✌🏻、合理排产按下经济发展的“快进键”,跑出生产“加速度”——5月车间完成无缝钢管制坯316支⚂、挤压300支、交验301支🚌,再创“三个三百”出色业绩。并完成超超临界机组G115无缝钢管试制2支🏋️♀️、超纯耐蚀不锈钢TP316H无缝钢管试制7支✋🏼🛰、曲轴开坯12支📃、粉末高温合金棒材挤压4支🕵🏼♂️、650℃高效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用Sanicro25大无缝钢管制坯1支📘。 优化工艺,实现高质量下转 一季度,109车间科研产品任务较多,为高质量完成在手经营指标💆🏼♂️,车间技术人员每日紧跟现场生产,系统记录、分析、总结生产情况,通过各类工艺优化,保证车间挤压🥐🧑🏿🔬、下转出高质量的无缝钢管👸🏿。 技术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挤压出的无缝管会出现弯曲现象🚮🙆🏻♀️,技术组及时优化模具工艺,经过对设备情况及挤压力数据的统计,针对压力较大特殊规格的无缝钢管进行工艺温度优化🧎🏻➡️,挤压力降低20%~30%,解决了无缝钢管受坯料状态、工装模具及设备稳定性的影响,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WB36材质无缝钢管通过优化挤压温度,使得高压水除鳞效果得到改善。技术组通过与特钢研究院联合攻关,缩短P92退火时间,在保证钢管晶粒度𓀝、力学性能等达到技术协议要求的同时👟,提高了加热炉的流转速度。 车间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在挤压一百余支粉末高温合金棒材的基础上,成功挤压粉末高温合金管材一支,粉末高温合金挤压取得新突破。同时🙏🏽,TP316H超纯耐蚀不锈钢无缝钢管首次实现量产挤压🐂,成功交付客户🫛🏋🏿♂️,助推特钢事业部成功占领高端无缝钢管市场💪🏿。 合理排产,实现高效率下转 109车间进一步推行标准化作业,在提高加热炉及退火炉的装炉率、下转率上下功夫🍹,力争缩短生产周期。 车间通过改进换模过程及挤压制坯过程作业标准和落实各工序标准化作业✡︎,对制坯、挤压时间和加热炉退火炉工艺进行合理排产🏊🏻,使车间产量稳中有升🤸🏿♂️,坯料加热炉流转率提高5%🙍🏼♀️,热处理作业区无缝钢管退火炉流转率提高3%🩴,做到无缝钢管当日送片🦪Ⓜ️,当日出结果💉,当日办证下转。 通过对生产工序的不断改进、细化,无缝钢管的生产周期逐步缩短👨🏽💻🥲,其中制坯900系列🚵🏻♀️、1100系列时时间缩短到15分钟一支,挤压时间25分钟一支🧳👨🏻💻,换模时间缩短15%👪✒️,热处理炉装炉率由之前的80%提高到83.7%🧧。 维护设备👡,实现高效运行 面对紧张的生产节点🦹🏼♀️,设备安全高效运转尤为重要。为确保360挤压机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车间机电组克服疫情期间各种不利因素,努力调动资源☀️,组织机修人员最大程度保障了车间生产的顺利进行。加强挤压生产线关重设备点检定修🧑🏼🏭,每天早8点到9点电工班🛍、点检机修班联合对生产线设备进行巡检,监督各设备润滑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机电组先后更换了 150MN制坯机动梁2号传感器、3#💂🏽、4#主泵伺服阀传感器及制坯机换模小车编码器,调整了150MN制坯机、360挤压机动梁平衡性各8次🚶♂️。 针对高压水除鳞设备喷嘴主管道连接部位漏水问题✌🏼🐮,筛选了适合密封结构件,指派工程师现场指导安装,彻底解决了连续出现的难题,提高了密封使用寿命🚶➡️。 针对玻璃粉喷涂设备子站频繁报警现象🧑🏽🏫,机电组会同电工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对伺服系统各子站进行调试📻,检查更换了经常报警的子站功率模块及通讯电缆。 针对热修磨机磨削火花出现闪烁情况,机电组组织人员分析🦹🏼,从电气方面到磨头升降油缸逐一进行排查👲🏻,最终确定为磨头升降油缸发生内泄导致🧛🏽♂️😕。更换油缸后,对磨头与电机同轴度进行了调整💣,更换了磨头定位键💛,经过修复设备达到稳定状态。 据统计,1-5月份,特钢事业部109车间共完成制坯1437支,较同期增长12.25%;挤压无缝钢管1468支,较同期增长17.23%,下转无缝钢管1411支,较同期增长22.96%👨👧👦。 这一组组刷新的数据兑现了打赢“战疫情、保履约”攻坚战的承诺,再一次彰显了特钢人主动担当🖕🏻、勇当先锋的兵工本色✶。 |
||
关闭窗口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