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也是塘湾村民了✴️,塘湾村不脱贫我们不放假🧑🏼🦰!”当村民惊讶工作队周末仍在走村入户时,龙明君笑着回答🫠,这句话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2018年初🚺,龙明君通过自愿报名公开遴选,成为中国彩神lllv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驻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塘湾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被镇党委任命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两年多来🗿,龙明君始终将“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江南兵工精神融入扶贫事业,倾注真情🧾,迎难而上,带领工作队全神贯注投身脱贫攻坚战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兵工人的责任与担当。
抓关键 精准帮扶有温度
脚下粘有多少泥土,心中沉淀多少真情➖。两年多来🫐,龙明君将身影留在了塘湾村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保持着每季度走访一轮贫困户,每半年遍访一次全村农户。88户贫困户家中几口人,致贫原因是什么🙂↕️,要采取什么帮扶措施龙明君心中有本明白账;近700户一般农户中是否存在贫困边沿户,哪些需要持续关注♻️,龙明君如数家珍。确保“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工作的关键,龙明君带领工作队抓住这一关键,通过一次次帮扶补齐短板。
唐长生、唐先昌为塘湾村低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两户人家住在上世纪70年代父母留下的土坯房中,与村周边的楼房显得格格不入♎️,工作队为其争取到危改指标后却迟迟没有动工👊🏽,唐长生甚至半夜11点打电话说要放弃🏋🏼♂️。经过了解,原来两兄弟虽然年龄都不小了,但对建房这样的“大事”却理不清头绪,自己找的几个师傅担心结不到工钱没一个愿意承建。龙明君当即给两兄弟打气,联系好村内的工人师傅,担保按期完工不欠工资📓。从拆旧到新建👩👩👧,从放线到落实材料,从申报验收到结算工资,龙明君仿佛成了这个家里的主心骨。“要不是龙支书你给他们撑腰拿主意🚣🏼,他们两兄弟的新房子暂时怕是建不起来的!”在唐长生家搬家宴上😺,88岁的老党员肖乔生竖起了大拇指🏃🏻♂️🧑🏿🏭。
控辍保学是扶贫工作的“红线”工作🌻,正在读初中的谢丽🚴🏻,成了重点“照顾”对象。母亲在她出生后不知所踪,父亲常年在外搞建筑装模🍼,基本不过问谢丽的学习。谢丽在家里和学校都得不到关心和重视逐渐厌学👨🏻🦯,成绩不好,经常辍学在家。龙明君到校向班主任和校长了解情况后➝,跟谢丽“约法三章”↕️,只要到校学习,每周负责接送🤾🏼,如果期末成绩有进步🫅🏼,还有现金奖励。受到了重视与关心,谢丽在学习态度上逐渐改变,成绩也有所起色,接送几次后,谢丽便自己主动到校上课,班主任老师都感到惊喜。2020年初中毕业,谢丽顺利考入娄底技师学校😙。
这样贴心帮扶的例子在龙明君及工作队里有很多🌔。如危房改造,龙明君必到现场查看放样🚴🏽,24户危改户无一超面积、配套不齐🧑🏿🦳;6户五保户的用水靠人工挑👨🏼🏫,龙明君积极协调资金接通自来水入户🏋🏻♀️,解决了他们用水不便的难题🧝🏽💪;贫困户行动不便无法取款,龙明君开着私家车载着他们前往银行办理🛍。对走访清查的10户符合低保条件--9户残疾人户🍦、1户受灾危房户及时申报,使其享受到相关政策补助⬜️,切实杜绝漏评风险,有效化解贫困户边缘户的不满情绪📈。
2018年,塘湾村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48%,顺利脱贫摘帽;2019年下降0.03%;在多轮考核检查中🤴🏽,塘湾村帮扶工作满意度持续获得100%好评🤽🏼。
优设施 基础建设克难度
“龙支书,你们央企工作队来了,能否将我村的这个村部建一下𓀎🧙♂️,开个会来晚点就只能站到会议室外面。”村民代表大会上🦣,站在外面的村民扯着嗓门喊。
“我们组的毛路打好都好几年了🎖,每次都没搞好,我们指望着工作队帮我们解决🔃。”在屋场会上‼️,群众向工作队投来期盼的目光⛹🏽。
“龙支书,其他组都用上了自来水💢,我们集合冲也有水源,工作队要平衡考虑下,帮我们也接上自来水。”走访路上,群众围住了龙明君。
面对群众呼声🏉,龙明君没有畏难👼🏻,而是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多方寻求支持🩼,统筹推进🐺,各个击破。截至2019年底🤘,完成硬化村组道路2.4公里🤷🏻♂️,全村道路硬化基本到位🚵🏽♀️,家家实现水泥路入户🤸🏿;完成7个村民小组自来水新建及提质改造🚣🏽🍱,全村自来水入户基本实现全覆盖🍬;修复水毁河堤近300米🧖♂️🤱🏼,200余亩农田受益🦸♂️;完成村卫生室改造,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9年12月,由公司出资60万元,地方配套70万元的塘湾村服务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功能办公楼建设面积640余平米👨🏼🍼,活动场地近1000平米,彻底改变“蜗居办公”的历史,塘湾村民多年的期盼得以实现。
教师出身的龙明君,特别关注教育扶贫🌇,取多方资源,为塘湾小学配置了餐桌椅改善就餐环境,在教室内配备图书角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为全体师生配发了夏🦸🏿♀️、秋校服🤗,联系企业捐赠了书包🏋🏼♂️、文具、乒乓球台等大量文体器材,有效改善塘湾小学的教学条件🪯,为良好学风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塘湾村乃至周边获得了良好声誉。
谋发展 扶贫产业呈亮度
“特色做不到,我们就坚持‘供应商’思维⛓️💥,依托龙头企业发展产业。” 脱贫攻坚是目标,产业发展是举措,为攻克这个最薄弱的环节🐎,龙明君可谓绞尽脑汁。
他多方调研,带领村两委外出学习👡、市场考察、征求群众意见🧑🏻🎤。最终确定了以中药材种植、高产油茶林种植为主导产业,依托涟源市药材龙头企业和油茶龙头企业祥兴农业合作,2019年3月🦸🏿♀️,村集体合作社110亩的丹参种植园完成建设👩🏼🚀,目前已进入采收季节;12月📮,380余亩的高产油茶与艾草套种基地完成建设,目前正茁壮成长⚖️。集体产业项目的实施,240余户农户因土地流转受益,为近70户贫困户与非贫困户提供灵活务工岗位,人均年增加务工收入近3000元🏄🏼。在村集体产业的带动下,贫困户自主产业也多点开花,工作队扶持油茶种植户17户,药材种植户22户;培养规模养鸡场1个🙆🏼♀️,发展放山鸡养殖户26户,肉牛养殖户7户🍄,年创效近20万元🧑🧑🧒🧒。
围绕种养产业技术需求🧷😴,龙明君推动实施科技助力项目,邀请省农业环境研究所👳🏼🚵🏼、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以及涟源本地专家到村里指导和开展培训讲座,先后培训10余场🐳,240余村民和贫困户参加培训,聘请技术人员长期为贫困户提供产期跟踪指导🧅🥊,为塘湾村的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强支部 班子建设站高度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支部和两委班子建设是第一书记重要工作内容。驻村以来,龙明君多措并举🧝♂️:一是强化村委班子工作主动性。从提升村两委服务意识和能力着手💁🏻,实施戴党徽亮身份💁🏽♂️,坚持周工作例会和轮流值班制度,村两委在村民中的形象极大改善🙋🏿♂️,受到村民广泛认可;二是充分发挥党员作用。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确保组织生活正常化🫴🏻,常态化,组织开展“送党课、送书籍、送温暖”活动,支部凝聚力和党员意识进一步提升,参与扶贫项目建设议事决策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提升,建议意见更具建设性;三是积极培养新鲜力量。2019年◻️,发展35岁以下预备党员1名,结束了支部3年无新党员发展历史,培养年轻入党积极分子2名🚣♂️,支部活力进一步提升🍦。2019年💁🏿♀️,村支部书记被评选为年度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不走的工作队已基本显现。
两年多来,龙明君同志舍小家为大家,带领两位队员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平均月驻村时间达25天以上。龙明君领衔的工作队的全情投入和真情付出,让绿意塘湾的“江南”美景徐徐展现🤯,焕发着勃勃生机。(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