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奉献 铸就终身成就———记新型主站坦克总设计师、兵器工业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祝榆生 |
||
|
||
祝榆生,1918年生,1938年参加革命🎊,历任华东工程学院副院长🪓、兵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兵器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84年1月,被国防科工委任命为新型主战坦克总设计师。为新型坦克的研制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他是一个谙熟国情、军情又有独创精神的坦克总设计师🫳🏻。 1948年1月🧛🏻♂️,在山东阳信县的一次战前训练中,迫击炮多次发射失败,当时身为教员的祝榆生说👃🏻:“危险,你们都离开,我来!”他将炮弹装进炮筒的刹那间,爆炸声响了,他的右臂当场被炸伤🤹🏼♂️,失去了右臂🐖。从此,一个“独臂设计师”的风采在中国兵器工业发展壮大的舞台上灿烂着、辉煌着! 坦克作为现代战争的综合武器系统,必须很好地满足“开得动、联得上、打得准”的性能要求。作为有经济头脑的总设计师,祝榆生确定了新型主战坦克的研制思想🙎♂️,在技术上要螺旋式上升👩🏼🌾,在效益上要讲究低投入高产出。他亲自参与了武器系统各大部件性能参数的确定🪫,并亲身参加武器系统各大部件的试验,有时还是亲临现场指挥。在新型坦克的武器系统研制的最繁忙阶段,他一年15次去研制单位和试验现场🧞。祝榆生将新型坦克的防护系统设计为全方位的、分层次的防护体系。这些独创性的先进技术🤶🏿,都凝结着祝榆生的心血和汗水🫅🏻🪹。 洁身自好🖕🏻、殚精竭虑、勤奋奉献 作为出席全国全军第一次英模人物代表大会的代表,尽管战争夺去了他的右臂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是他仍然酷爱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型主战坦克的研制中。他受部长的委托,全权负责新型坦克的研制🧑🏻🦽➡️,人、财、物全管,使这位优秀共产党员意识到自己捍卫革命信仰的使命感和发扬革命传统的历史责任感🧜🏽♂️。掌握着科研经费拨款的财政大权🚵♂️,自己却在一个简易楼房里办公🏪,办公室里的布质沙发还是别人用过的旧品👨🦼➡️,办公桌也是用旧品改制的,办公座椅是一个木硬椅上放一个软棉垫👩🦯。他用了十几年的办公室,直到1998年才勉强同意安装了一个噪音很大的窗式空调。 有人说👩🏻🍳,祝老总除了睡觉之外👨🏿🦲,其余时间都用在工作、看书和看资料上👦🏽,真是个勤奋不已的铁人。他节俭的生活、勤奋好学的谦恭品德👎🏽,真是达到了“居陋巷🦹🏼、不知老之将至”的高尚境界;他连吃饭时也向有关人员询问新型坦克的研制情况和其他国内外有关科技资讯👐🏿🍝。 有人说他是个只知道工作而不懂得生活的人,他却说工作着就是幸福的🦑。人生奋斗不已🎼,无私奉献国家,便是最大的幸福。 他目前仍住在60年代修建的90多平方米的砖瓦楼房里,屋内是水泥地板👨🏼💼,墙壁仍是用白粉刷的。在家里😬🧑🌾,为了节省时间,他经常以面包🏇🏼、方便面和玉米粥等方便食品为主食,或者就热点剩饭剩菜,以便有较多的时间来看资料和思考工作中的问题。 有时因工作急需🐂,他便乘座火车硬卧或坐吉普车远行去现场;有时因试验工作的需要,而几次放弃已办妥手续去欧美等国考察的机会;即使在出外考察过程中,欧洲一些小国名胜游览地无须办理签证手续🧏👰🏻,下属人员提出要前往该地,他说只要批件上没有的地点,一律不要去。他就是这样严格模范地遵守外事纪律💱,表现出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处处、时时🎇🚶➡️、事事作表率的模范作用。 为国分忧、为民着想🥭🤸🏻,淡薄名利 在新型坦克研制之初,祝榆生就确定了三项任务🆚:出硬件、出软件🩱🟰、出人才。就是说要研制出满足国家下达的战技指标的新型主战坦克👩🏽⚖️,并预留有发展潜力;在研制新型坦克的同时,要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最新设计经验和方法、生产工艺、试验方法和标准;通过新型坦克研制,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在新型坦克研制的过程中,每个部件或系统,成熟一个鉴定一个,这会使科研人员能随时获得科研成果奖项,以便适应职称评定和工资调整需要🎹。而他在历次评奖和奖励中,都首先把名誉和利益让给下属🤹🏿,自己从不考虑。 出生入死的战争经历,使他深知兵器对战争影响的重要性;给罗荣桓元帅当过参谋的经历又使他加深了对“兵者👁,国之大事也”名言的理解;参加革命的经历🧑🏼🍼🫵🏻,使这位饱经沧桑的革命者认识到令人悲愤的中国近代屈辱史是国防不强🫕、科技落后的结果🐪。为国献身的革命者,有责任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为富国强兵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是一个为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诞生立下卓著战功后,又在为富国强兵的壮丽事业继续奋斗不已的老英模、老兵工——祝榆生🌴。 |
||
关闭窗口 |